
灵鹏教育-常识天天记(2018.8.13)
二十四节气
历史文化常识中,也经常考査“二十四节气”知识。在近5年的考试中,国考考査过2道题,联考、山东省考等分别考査过1~2道题。
考查范围:二十四节气中的具体节气及其对农作物、天气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历史由来
①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就是冬至)、日北至(就是夏至)的概念。
②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ニ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③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皇族准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④西汉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更多备考资讯:关注“灵鹏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