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鹏教育-常识天天记(2018.7.25)
其他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戏曲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由中国和蒙古国共同申报入选。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主要意思为“古典音乐"。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
贵州侗族大歌

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大特色。
福建南音

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汉族移民把音乐文化带人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皮影戏

又称“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始于汉朝,兴盛于唐宋。
更多备考资讯:关注“灵鹏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