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灵鹏教育官网!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17786591867
18717117440
服务时间:08:30 - 21:30
网站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观点题找准关键词

头像灵鹏教育

阅览数

378

时间2018-05-05 16:36:56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片段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其中主旨观点题又是重中之重。对于主旨观点题,许多同学不知道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把握重点,花费了大量时间,最终却没能选出正确答案。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些在快速阅读中找出关键句的技巧,从而帮助各位考生提高做题速度的同时,也能提高做题正确率。
  关键句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首尾句;
  2、表达作者观点倾向的句子(如句子中含有“应当”、“必须”“认为”“要”等词语)
  3、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句子(如反问句、设问句);
  4、条件句(如“只有…才…”、“如果没有…就没有…”等)。
 
  下面将结合例题来为大家讲解做题思路。
  【例1】相对于政府公关,民间外交更具柔性,传播内容和载体更易于被接受,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前,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华参观访问,中国越来越多的公民走出国门,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使普通公众更易影响舆论。因此要因势利导,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民间社团等渠道,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形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民间外交与政府公关的差别
  B、民间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
  C、应引导民间外交积极发挥作用
  D、媒体应在国际交往中正确引导公众
  【答案】C。参考解析:文段句说明民间外交的特点,第二句说明当前时代背景下公众更易影响舆论,第三句话得出观点“要因势利导…”,因此文段重点应在第三句的做法,对第三句进行同义转述,正确答案应为C。
 
  【例2】一个重公德、讲卫生、有礼貌的文明社会或文明城市,并不是靠“五讲四美”的群众运动或制定诸如吐痰罚款等措施所能建立起来的。倘使每个公民没有发自内心的需要,认为讲公德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倘使没有这种公民意识的自觉,那么,无论依靠多么严厉的强制手段,也是无济于事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建设文明社会不能靠强制手段
  B、公民意识对建设文明社会至关重要
  C、公德与私利对于建设文明社会同等重要
  D、参与公共事务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
  【答案】B。参考解析:句叙述了背景,接着通过“倘使”引导的条件句通过反面论证揭示出文段重点,对假设部分做正面判定即为文段主旨。文中两个“倘使”所强调的“公民发自内心的需要”与“公民意识”都是意识层面的内容,B项是对该内容的同意替换,正确。A项是对于文段背景部分的描述,排除。C项中的“私利”在原文无从体现,排除。D项“参与公共事务”与原文强调的不一致,属于主体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快给朋友分享吧!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0peng.cn/article/1009.html
{pc:block pos="foot-code-tongji"}{/pc}